導讀:近日,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公共衛(wèi)生學院流行病學系主任張作風在一場峰會上表示,奧密克戎突變已經基本飽和,變異出毒性更強毒株的可能性不高。
專家稱奧密克戎突變已基本飽和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公共衛(wèi)生學院流行病學系主任張作風近日表示,以目前主要感染的奧密克戎這個變種來說,新冠病毒所謂的突變已經基本上是飽和了,很少會有更壞的突變變種。接下來最可能的突變可能就是傳染性更強,但是它的毒力也會相對下降。
張作風還表示,網絡盛傳毒株“地獄犬”“殺瘋了”,其實這個新的毒株在包括日本、美國等其他國家地區(qū)早已經開始流行,從現有病例看,基本還是奧密克戎分型。
對于奧密克戎有沒有可能是流行毒株的終極版本的問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yī)學院教授金冬雁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這有一定道理。但對于病毒變異已經趨近飽和的觀點,他表示這只是一種推測,現在沒有證據,要證明的話需要等到大流行結束以后,過了5年、10年再回顧。
警惕奧密克戎的多個亞型
“當前流行的奧密克戎毒株具有多個亞型?!敝袊こ淘涸菏繌埐Y對記者表示,因而人體對奧密克戎不同亞型難以建立全面的免疫屏障。
多國的數據證實了這一點。此前有媒體報道,多國出現奧密克戎的新亞型。除了當前在我國傳播廣泛的BA.5.2和BF.7以外,其他國家的主流亞型還包括BQ.1、BQ.1.1、XBB等。
因預測新冠病毒變異趨勢而入選《自然》年度十大人物的北京大學副研究員曹云龍此前曾在學術報告中援引以色列的統(tǒng)計數據表示,BQ.1.1和XBB流行使得當地再次感染率從20%上升到35%。
盡管不少人認為,感染過新冠病毒之后人體內就會產生相應的抗體,但張伯禮院士提醒,病毒的變異將使因感染不同亞型而產生的中和抗體特異性降低,抗體攔截變異新亞型的能力將有所下降。
“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少數人有可能再次被變異亞型感染?!?/span>張伯禮提醒,因此對于新冠康復者來說,疫情期間最好的辦法仍舊是落實好防護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衛(wèi)生、保持社交距離等,才能有效降低再次感染風險。
奧密克戎仍是目前國內主要流行毒株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表示,目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BA.5.2和BF.7仍是全國流行的絕對優(yōu)勢毒株,最近網傳的德爾塔和奧密克戎共循環(huán)或者說有重組是不實謠言。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 許文波:關于最近網上有一些傳言,說北方有德爾塔和奧密克戎共循環(huán)或者說有重組,這是不實的謠言,因為在國內監(jiān)測沒有發(fā)現德爾塔病毒再循環(huán)。奧密克戎現在從12月1日到12月26日,全國已經完成1142例病例的全基因組測序,這個基因組測序提示BA5.2和BF.7是占全國流行的絕對優(yōu)勢,它們倆加起來已經達到80%多,所以現在一共檢出是9個亞型在全國流行,這些亞型沒有發(fā)現有特征性的基因組突變。同時,我們在這個月也發(fā)現了有輸入病例,從12月1日到今天,一共發(fā)現31個奧密克戎亞分支輸入國內,包括BA5.2和BF.7,并且輸入病例中這兩個是占優(yōu)勢的,在這31個型變里。
調整為“乙類乙管” 打的是有準備之仗
在12月2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fā)布會上,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近三年來,通過對新冠肺炎“乙類甲管”嚴格管理,我們經受住了全球先后五波疫情的沖擊,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較強的原始株、德爾塔變異株的廣泛流行,極大減少了重癥和死亡,也為疫苗藥物的研發(fā)應用以及醫(yī)療等資源的準備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當前,我國新冠疫情防控進入了新階段,調整為“乙類乙管”,我們打的是有準備之仗。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斌:從疫情形勢和病毒變異情況來看,奧密克戎變異株已經成為全球流行優(yōu)勢毒株,雖然感染人數多,但是重癥率和死亡率低。國際和國內監(jiān)測數據顯示,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致病力相比原始株和其他關切變異株減弱,所導致的癥狀以發(fā)熱和上呼吸道癥狀為主。從人群免疫水平看,我國新冠疫苗接種得到普及。全國目前累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超過34億劑次,疫苗接種覆蓋人群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占全國總人口的92%和90%以上。從防控工作基礎看,醫(yī)療救治能力得到提升,逐漸統(tǒng)籌實現新冠感染者的救治和日常醫(yī)療服務保障。國內外特異性抗病毒藥物研發(fā)取得進展,我國篩選出“三藥三方”等臨床有效方藥。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是“保健康、防重癥”。依法將新冠病毒感染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有助于把防控資源更加集中到保護患有基礎病的老人、孕產婦和兒童等重點人群上來,有助于更好地保障正常的生產生活和醫(yī)療衛(wèi)生需求,有助于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上一篇: 電機額定功率、額定電壓、額定電流的關系
下一篇: 工業(yè)互聯網快步邁向提檔升級新階段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投訴電話:0377-62377728 舉報郵箱:fbypt@ex125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