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歲的侯為貴應該不曾想到,他一手創(chuàng)立并掌舵超過30年的中興,會在自己退休兩年之后迎來一次次重大危機。
員工跳樓風波剛平息不久,一紙制裁禁令又漂洋過海“砸向”中興通訊。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因中興違反美國制裁規(guī)定,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時長7年,解禁時間為2025年3月13日。
此外,根據外媒公布的制裁禁令,美國商務部除了禁止美國廠商向中興銷售零部件,還禁止向中興提供任何技術服務或技術支援。
在此“危急存亡”之際,中興上下已無旁觀者。事件發(fā)生兩天后,一張照片在科技圈刷屏:年過七旬的中興通訊創(chuàng)始人侯為貴拉著行李箱走在機場,后面跟著中興通訊董事長殷一民和總裁趙先明。
三位中興高層同時出現在機場,此次所去何處、要做些什么,中興方面并未向媒體公開回應。不過,聯系兩天前的“危機”,不難想象。
于是,有人為這張照片配上這樣的說明,“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76歲的中興通訊創(chuàng)始人侯為貴老爺子臨危受命,再次踏上征程?!?
不論侯為貴此番親自出馬實際效果如何,從安撫情緒上來看,這是他送給中興員工的一顆“定心丸”。畢竟,中興通訊從創(chuàng)辦至今走過的30多年風風雨雨中,幾乎都有這位老爺子相伴應對的身影。
這一役,事關“生死”,他責無旁貸!
侯為貴是中興通訊的靈魂人物,也是中年創(chuàng)業(yè)的典范。他對中興的意義,就像馬云于阿里巴巴、任正非于華為、柳傳志于聯想。
出生于1942年的他,比柳傳志和任正非年長兩歲,如今已經是76高齡的老人了。作為中興通訊的創(chuàng)始人,他戰(zhàn)功赫赫,帶領中興通訊沖出七國八制的“圍剿”,從一家一窮二白默默無聞的企業(yè)做到了全球知名的通信廠商。
中興的崛起,離不開侯為貴對通信市場CDMA、小靈通和手機這三大機遇的把握。
談起侯為貴,一定繞不開與他纏斗20年的任正非。事實上,他與任正非的“相愛相殺”,其實也是華為與中興的“競爭史”。
正所謂“一山不能容二虎”,同樣扎根在深圳這座城市,同樣是通訊行業(yè),無可避免地為兩家公司注入了競爭的基因。
與任正非的快狠不同,侯為貴性情相對溫和務實,講究中庸之道。
學生時代,侯為貴是尖子生,一出校門就當上了中專老師。兩年后,學校被改成航天部691廠,自然而然地他也從老師變成技術員,隨后平步青云,歷任技術科長、技術副總。作為廠里的核心骨干,他被派往美國學習并負責引進技術,在美國一行,他大開眼界,像海綿吸水一樣汲取市場和技術上的知識。
從美國歸來,他萌生創(chuàng)業(yè)的念頭。1985年,正值改革開放初期,作為航天691廠技術科長、技術專家的他如愿以償,被派到深圳與香港合資公司創(chuàng)辦中興半導體(中興通訊前身),與他同行的還有幾個從車間出來的兄弟。這一年,他43歲,已跨入不惑之年,如此“高齡”依舊敢于下海,絕非一般人所能比擬!
創(chuàng)業(yè)之初,重要的是活下來。因此,開始的一年,廠里什么活都接,從電風扇、電子琴到冷暖機、電話機無所不產,那時,一部電話機的加工費不過幾角錢,全廠上下忙活一天,賺不到200元。不過勝在積少成多,一年下來竟然也賺了35萬元。
一心要做大事的侯為貴,覺得這并非長久之計,“跟在別人屁股后面,完全依附于別人,生存和發(fā)展的主動權基本沒掌握在自己手里,很難做大!”
于是第二年,他將這35萬元本錢用來成立研發(fā)小組,專攻交換機領域。事實證明,這是非常明智的一次賭博。三年后,中興半導體公司研發(fā)出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程控交換機,在1992年實現合同銷售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
侯為貴的好眼光在中興改組中再一次發(fā)揮得淋漓盡致。1993年,侯為貴等技術元老自籌資金,成立維先通,并與691廠、深圳廣宇共同組建中興通訊,這是國內首創(chuàng)的“國有控股,授權經營”模式。
很長一段時間里,侯為貴帶著中興邁入發(fā)展快車道,有種“一騎絕塵”的狀態(tài)。
直到44歲的任正非南下深圳創(chuàng)辦華為,侯為貴和他的中興迎來了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起初,兩個同在異鄉(xiāng)打拼的中年人,惺惺相惜,經常聚在一起討論通訊的發(fā)展和未來。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入1996年,由于兩家公司在產品結構上多有競爭,兩人的友誼開始“變味”。
一開始爭奪市場還算文明,沒有正面交鋒,侯為貴在價格上做文章,任正非則走營銷之路,各自為戰(zhàn)。
到了1998年,在湖南、河南項目的投標上,兩人開始第一次頗具火藥味的出手,有點“撕破臉”的意味。當時兩家公司在投標書上互相打擊對方,后鬧上法庭,結果華為被要求賠償中興經濟損失180.5萬元,中興被要求賠償華為經濟損失89萬元。
不過,其實第一回合,雙方算是打了平局。中興贏得了更多賠償,而華為則贏得了更多市場。
戰(zhàn)火一旦點著,就難以熄滅。第二回合在CDMA業(yè)務的判斷上打響,2001年,中國聯通重啟第一期CDMA招標計劃,侯為貴棋高一著,中興通訊完全對標,拿下了兩期合同。
小靈通剛進入國內市場時,普遍不被看好時,侯為貴卻覺得大有可為,幸運的是,小靈通業(yè)務確實為中興貢獻了不錯的業(yè)績。與此同時,侯為貴決定進軍手機市場,中興因此進入高速發(fā)展階段。
在2004年,中興在香港上市,標志著中國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在H股市場成功上市。侯為貴身價隨之水漲船高,同年獲評2004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甚是春風得意。
趁著得意的關口,他不忘往海外開疆拓土,在印度市場,再次與任正非狹路相逢。2015年,中興一舉擊敗西門子、諾基亞,位居全球通信廠商第四位,并與華為一道,將愛立信、阿朗逼至死角。
多年的交鋒中,兩家公司你追我趕,雖然中興后來被甩在華為身后,但始終不失為“好對手”。兩年前,侯為貴宣布退出中興管理層,不再擔任董事長,準備頤養(yǎng)天年。
只不過,一場聲勢浩蕩的“制裁禁令”席卷而來,76歲的老爺子不得不親自披掛上陣,四處奔波。
但愿此時此刻,仍在路上為錯過的“芯片”奔波的老爺子,能夠力挽狂瀾!正所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投訴電話:0377-62377728 舉報郵箱:fbypt@ex12580.com